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故事 > 风云人物 > 钱世桢

钱世桢

(明朝名将)
最后更新于:2024-04-21 23:25:21

<a href=/renwu/30379.html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钱世桢</a>

钱世桢;性别:男,字士孙,号三持,出生于1561年 ,明代嘉定县东钱宅人(今属上海宝山区罗店镇),明朝名将。1582年由诸生改武举,1589年武进士及第,后授苏州卫前所镇抚,升浙江运粮把总,二十年朝鲜有事以文武能臣随征,浙江坐营游击二十二年防倭海上,历任江南金山、常镇参将。约1642年 嘉定粮荒,世桢逝世离开人间。

钱世桢生平简介

钱世桢(祯)(约1561~约1642)字士孙,号三持,明代嘉定县东钱宅人(今属上海宝山区罗店镇)。世桢文武才,为文操笔立就。七八岁能骑马上高坡,与材官、武士习击刺进退之法,尤好盘马射箭。与同里名流唐时升、娄坚、程嘉燧及孙履和、履正兄弟交,年轻时同畅游钱塘、北至燕云较射,虽降虏、贱仆不计,每起必先较弓而后他事。

明朝万历年间中武进士。历任蓟镇参将、苏州卫镇抚、浙江总运、东征游击等职。时有徐光对其的评价见《恭承新命谨陈急切事宜疏》:“臣看得天津署游击事钱世桢、京营参将王光有熟谙兵机,经历世务,驱之行阵,不在虓阚搏之科;俾以训齐,实有驾轻就熟之用。”

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朝鲜遭倭寇侵犯,向明朝廷告急求援,世桢被荐授为东征游击,见:统领山东秋班经略标下御倭防海游击将军 钱世祯 领马兵一千名(李光涛《朝鲜壬辰倭祸史料》第一册二,页9),兵进鸭绿江驻屯义洲。

1593年,随提督李如松率部攻下平壤,北过大同江,席卷22个州,追倭至开城,斩1员倭将,立下大功。但当李如松问他所斩倭将姓名时,不能答,因此功劳被埋没,仅任浙江游击,后升冀州参将,世桢性情耿直,从不趋炎附势,战场上骁勇善战,舍己报国, 後因触犯上司被罢官,年八十余卒于家,葬于家乡。平生著《东征实纪》(东征纪略)、《射评》(唐时升,侯黄两忠节并序)。

钱世桢人物年谱

约1561年 生于嘉定。

1582年 万历十年,由诸生改武举。

1589年 万历十七年,武进士及第。

钱三持家堂图像

1590年 授苏州卫镇抚,练兵吴江;改指挥佥事,调浙江漕运把总。五月,浙东漕运事邀唐时升、孙履正、赵就之等游西湖。八月,复邀唐时升等钱塘观潮。

1591年 升都指挥佥事以都指挥体统行事。三月,与唐时升同游燕云。

1592年 漕粮入京留部。调经略宋应昌标下都司管游击事,年底入朝鲜。父春沂(字仲与,1528~1612)由繁昌教谕迁德化令(三个月后归乡),与兵部给事殷都(字无美)悠游林下二十载。

1593年 元旦遇伏巧胜、战平壤、克开城、碧蹄援救(未遂)、取开庆、王京对峙、训诫朝鲜柳成(双方翻脸)、遭主帅李如松责难患病营中(委派宋应昌处调粮却另外发文说其擅离不归),和谈期间监督内藤如安使团(釜山伏野马),九月冒雨临津江,十月抵达山海关,十一月宿通州疗伤,升江南坐营游击备倭海上。

1595年 曾与程嘉燧、孙履和游河南商丘。

1594~1599年 行江南金山参将事,因与饷司有隙遭劾。调蓟镇参将(不就),调湖北参将(不就)、调新设天津参将(不就)、调江南金山参将。

1601年 署(参将事)协守吴淞。

1603年前后,任金山总练官。

1604年前后,升(江西)南赣总兵(不就)告病还乡。

1612年 父春沂亡。

1617年 天津署游击事,但赋闲在家。辽东用兵,由徐光启再举荐复起。

1618-20年 以都司从徐光启练兵通州。

1636年 友唐时升亡。

约1642年 嘉定粮荒,世桢亡。

钱世桢人物墓葬

墓地原有祭台和甬道,两侧分列石人、石马并植有银杏树多棵。抗日战争中遭破坏,仅留下 3 棵。 1957 年又被砍伐一棵, 现存 2 棵,数龄约 450 年, 1986 年列为市级古树名木。墓地东西宽 57.7 米,南北长 16.3 米,中央有隆起 3 米高的方形墓顶,四周有 4 米见方栏杆,外围植有 5 行方阵形的杉木,树木葱茏。 1992 年 7 月 22 日列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其本人画像以及合家欢画像各一幅,收藏在南京博物院其画像各一幅,原藏钱氏家祠。“八一三”战争时,钱氏家祠遭毁,钱世桢像适于事前一月送至上海市文献展览会,得以幸免。民国35年(1946年)送回交钱氏后裔,现由南京博物院收藏。

钱世桢墓

钱世桢墓位于罗店镇毛家弄村三树南路以东,圃南路以南,北靠练祁河支流。墓南向,原占地面积约20亩,有祭台和甬道,两侧分列翁仲石马,并植有银杏多棵。抗日战争时期遭破坏仅留3棵,又被砍伐一棵,现存2棵,树龄456年,1986年列为市级古树名木。1992年7月22日钱世桢墓被公布为宝山区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4月进行了修缮。墓现占地面积4984平方米,保存东西宽49.3米,南北长31.93米,高3.5米的托山,并以金山石铺砌修复了甬道、墓台、坟体、祭台与墓碑、石辟邪、单门石牌坊。墓地甬道两侧种植了黄杨与香樟,周围种植了草皮。

钱世桢人物逸闻

钱世桢分水龙驹

钱三持身高八尺,他人站凳上穿其盔甲依然拖地。三持爱马,坐骑龙驹曾产一小驹,肚下多一足,岁余不会行走。某日来一西洋马贩子,出二百两纹银高价将五足驹买下。贩子将第五足缚于马肚下,疾驰而去。三持见状急追,至长江边,只见贩子松开第五足,那马五脚奔腾,踏浪向前,原来是分水龙驹,三持懊恼不已。

钱世桢捉野马

三持征东至朝鲜,一日狩猎,见一兽,赤如炭,目如火,高八尺,长二丈,鬃毛三尺余,有奔河入海之势。当地人告之是野马,餐霜饮露,亦食山兽,虎已无存,即吃生人,宜避之。三持笑道,天生骏物,必为人用。遂带铜锤钢索,跃上其背,按住其颈,野马先是暴跳数十回,倒竖二三丈,接着往悬崖峭壁密林疾奔,三持倒悬其腹下;野马又倒地打滚,三持则飞上飞下,始终不离。自清晨至半夜,终于将其驯服。地方感三持为民除害,三持则为得一良驹而大喜。

钱世桢嘉定县志

钱世桢,字士兴,别号三持。父春沂学者,称一庵先生,嘉靖甲子举人,官德化令。世桢负奇气,为文操笔立就,尤好盘马善射,由文学生中武举,旋中万历已丑科进士,授苏州卫前所镇抚。升浙江运粮把总。二十年朝鲜有事,兵部侍郎宋应昌请以文武能臣随征,授御倭防海都司佥事管经略标下游击将军事,前锋出山海关,先大军渡鸭绿江进逼倭巢。时闻母丧,以军事旁午饮泣不敢言,攻克平壤,旋克开城。先是军中有令:先登者赏万金,世袭指挥使。世桢率家丁过大同江穷追,遇一倭将白袍绛领斩於马下,取其衣甲旗帜以为识。次日,主帅验首级,诘倭将姓氏,仓卒无以答,遂莫其功。进拔王京,克闻庆凯旋。后题补浙江坐营游击二十二年防倭海上,敍征东功升蓟镇参将。历任江南金山、常镇参将。升江西总兵,未任告归,年八十余卒於家。世桢遇敌奋不顾身,每为同官所忌,故功虽多而未蒙上赏。著有《征东实纪》,其《射评》一书,侯黄两忠节 暨 唐处士叔达 序之。.

钱世桢

附:钱春沂,字仲与,盛桥乡人,诸生,嘉靖甲子由繁昌教谕升德化令吏,为万历时发兵东征平寇的钱世祯(三持)的父亲。

本文标签: 钱世桢

上一篇:项忠

下一篇:奢崇明

版权声明:

本文关于历史人物《钱世桢》整理自网络,侵权请联系。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56gushi.com/renwu/30379.html

钱世桢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