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故事 > 风云人物 > 邓训

邓训

(东汉外戚大臣)
最后更新于:2024-04-21 23:25:21

<a href=/renwu/40111.html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邓训</a>

邓训介绍

邓训(40年―92年),字平叔,南阳郡新野县(今河南省新野县)人。东汉外戚大臣,高密侯邓禹第六子,和熹皇后邓绥的父亲。

邓训心怀大志,不爱文学。举孝廉出身,初为郎中,施恩于人,礼贤下士,深得人心。出任谒者,监理通漕运之事,使得汉章帝停止浩大的工程,改用驴车运输,节省巨额开支。出任护乌桓校尉,镇守边疆。受累于梁扈,免官回家。面对卢水胡反叛,授谒者、武威太守、护羌校尉,安抚招纳羌胡各部。

永元四年(92年),病死于任上,时年五十三岁。汉和帝时期,凭借女儿成为皇后,获封平寿侯,谥号为敬。

概述图片来源:

邓训人物生平

邓训礼贤下士

邓训年轻时有远大志向,不喜欢文学,他的父亲邓禹经常责怪他。公元57年(建武中元二年),汉明帝刘庄即位,最初任用邓训为郎中。邓训喜欢施恩于人,礼贤下士,士大夫大多归依他的门下。

邓训监理漕运

永平年间(公元58年―公元75年),朝廷下令疏理虖沱河和石臼河,从都虑直到羊肠仓,想使这两地之间通漕运。太原的官吏百姓苦于劳役,连续多年没有完成,漕运所经过的三百八十九个险要的地方,前后落水淹死的人不计其数。

公元78年(建初三年),汉章帝刘炟任命邓训为谒者,派他监理此事。邓训经过考察测算,知道这件事难以成功,把情况全部汇报给汉章帝。汉章帝听从他的意见,于是停下这一工程,改用驴车运输,每年节省费用数以亿万计,保全和救活了服役的几千人。

邓训屯兵狐奴

适逢上谷太守任兴想杀赤沙乌桓,乌桓怀恨图谋反叛,汉章帝下诏命令邓训统率黎阳营的士兵屯守狐奴,以防乌桓叛乱。邓训安抚边境地区的百姓,使幽州地区百姓有所归顺、寄托的地方。

公元81年(建初六年),邓训提升为护乌桓校尉,黎阳营的老部下大多扶老携幼,很高兴地跟随邓训搬迁到边疆。鲜卑人听说了邓训的威望恩德,都不敢向南接近边塞。

公元83年(建初八年),舞阴公主的儿子梁扈有罪,邓训因犯私自和梁扈通信的罪,受召免去官职回老家。

公元86年(元和三年),卢水胡反叛,任命邓训为谒者,乘坐驿站的车子来到武威,拜任武威太守。

邓训安抚羌胡

公元88年(章和二年),护羌校尉张纡诱杀烧当羌迷吾等人,因此羌人各部落都非常愤怒,谋划想报仇,朝廷很担心这件事.大臣们推荐邓训替代张纡为护羌校尉。羌人各部落十分愤怒,于是相互解除前仇缔结婚姻,相互交换人质结成盟约,会集四万多人,约定黄河结冰后渡河攻打邓训。此前小月氏胡人散居在塞内,能作战的二三千骑兵,都骁勇健壮,每次和羌人交战,常常能够以少胜多。虽然他们首鼠两端,但汉人也时常收容并使用他们。当时迷吾的儿子迷唐,另与武威种羌合兵共一万多骑,来到塞下,不敢攻打邓训,先想胁迫月氏胡人。邓训护卫延滞,使双方不能交战。谋士们都认为羌人、胡人互相攻击,对汉朝有利,用夷人攻打夷人,不应该阻止他们交战。邓训说:“不对。现在张纡不讲信誉,羌人各部落大举行动,汉朝平时屯守的兵力不少于二万人,运送军需品所花费的,耗尽了仓库的钱财,凉州的官吏百姓,性命岌岌可危。追究胡人各部落不能满意的原因,都是因为我们对他们的爱护和信誉不够。现在趁他们处境危急,用恩德来安抚他们,可能会有用处。”于是下令打开城门以及他自己住处后园的门,驱使所有的胡人的妻子儿女进来,派重兵守卫。羌人抢劫没有收获,又不敢逼近胡人各部落,于是就退兵离去。从此湟中的胡人都说“汉朝常想让我们相互争斗,现在邓使君用恩德信誉来对待我们,开门收容我们的妻子儿女,我们这才得以与父母团聚”。大家都高兴地叩着头说:“我们只听邓使君的命令。”于是邓训收养了其中年轻勇敢的几百人,把他们作为随从。

邓训接纳归附

羌人、胡人的风俗以病死为羞耻,每当病重到了危及关头,就用刀自杀。邓训听说有人病重,就把他抓来绑好,不给他刀子,派医生用药治疗,治好的人很多,大人小孩没有不感激高兴的。接着又送财物给羌人各部落,让他们相互招引,前来归顺。迷唐的伯父号吾就带着母亲和部落的八百余户,从塞外来投降。邓训于是征发湟中的秦人、胡人、羌人的士兵四千人,出塞在写谷袭击迷唐,杀死并俘虏六百多人,缴获马、牛、羊一万多头。迷唐就离开大榆谷、小榆谷,居住于颇岩谷,部众都被打散了。这年春天,迷唐又想回老地方从事耕种,邓训于是征发湟中六千人,命令长史任尚统率,缝皮革做船,放在木筏上渡过黄河,袭击迷唐的帐下豪强,斩杀俘虏不少人。又乘胜向北追击,恰巧任尚等人夜间被羌人攻击,于是自愿随从的羌人胡人并力打败偷袭的羌人,前后杀敌一千八百多人,抓获俘虏二千人,缴获马、牛、羊三万多头,迷唐部落差不多全被消灭殆尽。迷唐于是会集他剩下的部众,远迁营帐,西去一千多里,以前归附于他的各小部落都背叛了他。烧当部落头领东号前来叩头请罪,其余部落也都叩塞门前来缴纳入质。于是邓训安抚、接纳前来归附的人,威信极大地建立起来。于是罢除守边的士兵,让他们各自回原郡。只留不带刑具的犯人二千余人,分散边关屯田,帮穷人耕种,修理城郭堡垒而已。

邓训去世

公元90年(永元二年),大将军窦宪率兵镇守武威,窦宪认为邓训通晓对付羌胡人的方针策略,上朝请求派邓训与他同行。邓训当初和马氏交情深,不和窦氏族人亲近,到窦宪被杀时,他因此没有受到牵连。

公元92年(永元四年)冬,邓训因病死于任上,时年五十三岁。官吏百姓和羌人、胡人爱戴他,早晚来哭吊的每天有几千人。戎人习俗:父母去世,以悲哀哭泣为羞耻,都骑着马歌唱叫喊。等听说邓训去世,没有人不大吼长号,有人用刀子割自己,又杀死自己的狗、马、牛、羊,说“邓使君已死,我们也一起去死吧”。先前邓训任乌桓校尉时属下的官民都奔走于吊丧路上,以致城中人都走空了。官吏抓住他们不让走,并写状子报告校尉徐伪。徐伪叹息说:“这是深情大义呀。”便释放了他们。于是乌桓家家为邓训立祠位,每有生病,就在邓训祠位前祈祷求福。

公元105年(元兴元年),汉和帝因为邓训是皇后邓绥的父亲,派谒者拿着符节到邓训墓前,赐策书追加封号,追封为平寿侯,谥号敬侯。皇后邓绥亲自哭祭,文武官员大举集会。

邓训人物评价

邓训总评

邓训虽然心胸开阔能容人,但对于家庭内部很严格,兄弟们没有不敬畏他的,子侄辈来见他,从来没有给他们座位和颜悦色对他们。

邓训历代评价

后汉书》:“少有大志,不好文学,禹常非之。”

《后汉书》:“训乐施下士,士大夫多归之。”

《冥报记》:“邓训岁活千人,遗和熹之庆。”

邓训史书记载

《汉书·卷十六·邓寇列传第六》

《东观汉记·卷八》

邓训家庭成员

邓训父亲

邓禹,官至大司徒,封高密侯,谥号元侯。

邓训兄弟

邓震,封高密侯。

邓袭,封昌安侯。

邓珍,封夷安侯。

邓鸿,官至度辽将军、行车骑将军。

邓训子女

儿子

邓骘,官至大将军,封上蔡侯。

邓京,官至黄门侍郎。

邓悝,官至城门校尉,封叶侯。

邓弘,官至虎贲中郎将,封西平侯。

邓阊,官至侍中,封西华侯。

女儿

和熹皇后邓绥,汉和帝刘肇的皇后。

邓训孙子

邓凤,邓骘之子。

邓珍,邓京之子,封阳安侯。

邓广宗,邓悝之子,封叶侯。

邓广德,邓弘之子,封西平侯。

邓甫德,邓弘之子,封都乡侯。

邓忠,邓阊之子,封西华侯。

本文标签: 汉朝人物邓训

上一篇:冯紫英

下一篇:贾蔷

版权声明:

本文关于历史人物《邓训》整理自网络,侵权请联系。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56gushi.com/renwu/40111.html

邓训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