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故事 > 中国名人 > 春秋战国名人 > 魏舒

魏舒

()
最后更新于:2024-04-21 23:25:21

先人

魏舒的先人是跟随晋文公诸贤之一的魏犫,以勇力闻世,曾跟随重耳流亡十几年。重耳即位后,魏犫遂成为晋文公的主要将领。魏献子侍奉晋昭公。春秋晚期只剩下韩、魏、赵、范、智、中行6家最大的宗族,控制了晋国的政局,称为六卿。昭公去世后,晋国的六卿强盛起来,公室衰微下去。

执政

晋顷公12年(前514年),执政的韩宣子告老,遂让位于魏舒。魏献子主持国政。魏氏从此成为晋国主要的家族。

魏舒在晋国执政6年,展尽才华,奠定了日后三家分晋魏国的基础,使魏军成为当时的一支旅.六卿各自采取革新措施,以期发展实力。韩、赵、魏的改革尤为彻底。后来赵又灭范氏、中行氏,迫使他们逃出晋国。

春秋末年,智氏最强,赵联合韩、魏消灭智氏。晋长期的卿大夫兼并战争告一段落,三家被周威烈王册封为诸侯。

公元前376年,韩、赵、魏废除晋国的最后国君——晋静公,最终完成三家分晋的历程。三家分晋是以新旧势力斗争为表现形式的晋国社会变革的结果,是中国古代历史从春秋时代进入战国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

大原之战

魏舒的成名之作——大原之战,此役宣告数百年的车战历史的结束,步战成为中国战争史上主导方式。

晋平公17年(前541年)夏,山戎部落进犯中原,魏舒及荀吴(中行穆子)率晋军进攻无终(山戎国名)及和群狄(好些少数民族),同戎狄的步兵遭遇于大原(今山西太原西南)。

太行山区,山峦重叠,道路崎岖,地形险狭。魏舒感到戎狄是是步兵,己方是兵车,在山地作战,兵车机动困难,难以取胜。于是出谋“毁车为行”,把兵车改造为步兵,改车站为步战。即把5乘兵车的甲士(每乘甲士3人,5乘共15人),改变为5人为1伍,共编为3个伍的肩甲步兵,与原有轻装步兵合编,作为战斗的基本单位,使原来以两、伍、专、参、偏为编组的战车阵形,变成以前锋、后卫、左翼、右翼、前拒为编组的互相配合的步战阵形。

荀吴的宠臣不肯舍车就步,魏舒当场把他斩首示众。

长于步战的戎狄军队,耻笑晋军的失常之举。魏舒利用敌军的骄傲和麻痹,乘对方尚未到阵,便挥军出其不意地冲向敌人,大败敌兵,取得了胜利。

魏舒方阵早于古希腊的多立斯(Dorians)伊菲克拉特方阵110年。因此,公元前541年出现的魏舒方阵可以说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步兵方阵。

去逝

晋定公3年(公元前509年),魏舒合诸侯之大夫于狄泉(泉名,今河南洛阳)为成周筑修城墙。他把事情交给了韩献子和原寿过,自己跑到大陵泽(今河南获佳县西北)去打猎,放火烧荒,回来死在宁(今河南获佳县西)。

本文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

版权声明:

本文关于历史人物《魏舒》整理自网络,侵权请联系。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56gushi.com/renwu/774.html

魏舒资料

魏舒画像
  • 中文名魏献子
  • 外文名WeiXianzi
  • 别名魏舒,魏荼
  • 国籍晋国
  • 出生日期不详
  • 逝世日期前509年
  • 职业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
  • 主要成就晋军步战的创始者魏舒方阵

魏舒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