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战争故事 > 古代战争 > 泸定桥之战(1935年,如果将泸定桥炸毁,红军可能全军覆没,刘文辉为何没炸?)

泸定桥之战(1935年,如果将泸定桥炸毁,红军可能全军覆没,刘文辉为何没炸?)

时间:2024-04-21 23:25:21

1935年5月29日,红军勇士们带着枪支弹药和几块木板,义无反顾地踏上了泸定桥铁索。铁索寒,战火燃,枪林弹雨、熊熊火焰中红军勇士一心向前。

这是一场惨烈的冲锋,亦是一场伟大的战斗,战士们燃尽了全部的热血,为身处“前有断崖、后有追兵”困境中的两万红军打开了一个生命通道。

这便是红军飞夺泸定桥的传奇。

不过,回顾这段历史,不免让人奇怪的是,既然敌人有时间将桥上的木板悉数拆掉,为何不将铁索一起炸掉呢?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以后,为保留革命的火种,红军被迫开始向敌人力量薄弱的陕甘宁地区转移,两万五千里长征之行正式拉开序幕。

如果说长征途中的经典之战有哪些,飞夺泸定桥一定榜上有名。

1935年5月,长征途中的红军被一道天然的屏障——大渡河,拦住了去路。

大渡河是岷江的一大支流,河宽达300米,水流湍急,两岸群山险峻耸立,地势陡峭险峻,而每年五、六月又是大渡河汛期,水流量甚至可达平时的五到六倍。

这种情况下架渡桥是不可能的事情,而摆渡过河,红军寻遍四周也只找到了三条小木舟,靠着这三只木船,即便以最快的速度全部顺利过河,也要几个星期才行。

可这里万不是可以停留的地方,当年曾见证过石达开失败的一位老人曾这样说过:。

“因为石达开贻误时机陷入重围,大渡河涨水挡住了他们前进的去路,黎人烧毁了左边松林河上的木桥,而在他们的南面则是清兵的追击,红军若想避免石达开第二的命运,千万不能过长地停留在江水之滨。

国军的目的很明显,他们就是想让红军成为石达开第二。

毛泽东周恩来等人赶到江边和朱德等人商议之后,决定派一队人马夺取安顺场北面唯一的一座铁索桥,让大部队从这里通过。

“这座铁索桥,就是泸定桥,能否夺取,关乎着中央红军的生死存亡。”战争亲历者、老红军唐进新生前如此回忆道。

5月27日,王开湘、杨成武就带领着红四团从大渡河西岸一路向泸定桥赶赴。

28日,红四团接到红一军团的命令:“限左路军于明天夺取泸定桥”

此时,因为山路过于崎岖陡峭,“有时,我们必须弯腰挪步,从仅容一人的绝壁间穿过”,除此以外,他们还要边一路急行边和敌人打仗,所以不过行了80多里路。

全程共320里,这意味着战士们须得一昼夜赶240多里。

这天夜晚,下起了瓢泼大雨,雨水浇灭了火把,漆黑一片的雨夜中,一群红军勇士埋头疾行。

唐进新回忆:“伸手不见五指,加上饥肠辘辘,又都是泥泞小道,我和战友们一个个被淋了个透,那次急行军,是我这辈子所有行军中最紧张、也是最艰难的一次。”

这是行军史上的奇迹,瓢泼大雨中,勇士们于29日按照原定计划赶至泸定桥西岸。

但战士们赶至桥头,却见桥上的木板都已经被川军抽了去,只剩下13根玄黑冰冷的铁索悬在那里。

对面敌人还架起了一座座枪炮,他们嚣张的喊叫着:“有本事你们飞过来啊。”

夺桥。红军战士没有任何的犹豫,哪怕对面是黑漆漆的枪炮口,哪怕铁索下是汹涌翻腾着的滚滚河水。

下午四点,冲锋号的号角吹起来了,霎时,喊杀声、枪炮声响彻山谷。

“2连连长廖大珠等22人组织的突击梯队,踏索夺桥。3连跟着边冲边铺木板。1连打掩护。”

铁索摇晃着,战士们稍不留心就会脱手落入深渊之下的湍急的河水中,敌人的枪口也朝着桥上一阵冲锋,--打在铁索上,噼啪作响。

有战士倒下、掉落,但还有更多战士在咬牙向前突破。

不成想,敌军又出阴招,在对岸纵起了火。熊熊火焰烧的铁索发烫,匍匐在铁索上的战士没一会儿就被灼伤。

桥底是呼啸的风,对岸是熊熊烈火,但战士们却依旧高声喊杀。

终于,红旗到达了对岸,是比火光还要耀眼的红。。。。

英勇的战士们夺下了泸定桥。

随后,中央红军主力从泸定桥上越过天险,蒋介石南追北堵,欲在大渡河天险将红军变成第二个石达开的美梦就此被彻底粉碎。蒋介石大怒却已无可奈何。

那么,问题来了,为何敌军都有拆桥的时间了,为何不顺手将泸定桥炸了呢?炸掉桥,无路可走的红军难保不会在汹涌的大渡河中全军覆没。所以,向来心狠手辣的敌军究竟为何偏偏给红军留下这一线生机?

事实上,蒋介石在此前的确是下了炸桥的命令的。

对于他而言,这是一次绝佳的重创红军的机会,因此他格外珍惜和谨慎。这从他亲自制定作战计划,以及派人专门去勘察大渡河的地貌、强征沿岸船只都有所体现。

川军与国军虽为同一阵营,但他们对蒋介石可并非百依百顺、言听计从的。

所以,只是“借道北上”的红军队伍对于他们来说并非真正的敌人,反而,蒋介石的中央军才是令他们最为忌惮的敌人,他们不得不担忧,中央军将红军围剿之后,会趁机将他们的地盘也收入囊中。

泸定桥始建于康熙年间,是四川通往西藏的一条重要通道。在修建此桥之前大渡河上并无渡桥,两岸的商贸往来只能靠渡船或是溜索转渡,一旦遇上汛期,两岸的货物便只能搁置。

为了两岸的往来,也为了更好的控制西藏高原,康熙下令修建桥梁。因地势复杂,一般的桥梁根本架不起来,最终才参考溜索修建了这座铁索桥。

要知道一根铁链就重达一两吨,整座桥少说也有四十多吨,那个年代这样大的工程得花多少钱多少时间?

最重要的是,川军压根没能料到红军的速度竟然有这么快。快到一昼夜急行军240里,快到守桥的部队没能等来增援,红军就到泸定桥头。

有意思的是,就连这个命令也是几经打折了的。

也不怪他们掉以轻心,几根摇摇晃晃的铁索,对面再架起几架枪炮,这桥哪还用防啊。

所以,旅长转头又派了一个团前去回防撤桥板。而因为红军速度太快,团长又先派一个排前去回防撤桥板。

就这样,当红军赶到时,回防的只有一个排。

而这一个排也是平时只知道盘剥百姓、战斗力极差的杂牌军,红军都到对岸了,他们隔岸观望,还自信的以为仅凭光溜溜的铁索和天堑大渡河就能将他们阻挡在对岸。

却不料,红军很快就组成了突击小队,沿着光溜溜的铁索而来了。

直到红军的前进速度以及后方的精准攻击轰到他们的阵地,他们才如大梦初醒,忙不迭地浇油点火。

却不料,依旧阻挡不了红军勇士们前进的步伐。

这时,他们想要炸桥,但是却来不及了,甚至--都还在随大部队赶来的路上。

。。。。

所以,这一线生机并非是敌人的心慈手软,而是我军的作战迅疾如风,如天神下凡。

本文标签: 泸定桥之战1935年
版权声明:

《泸定桥之战(1935年,如果将泸定桥炸毁,红军可能全军覆没,刘文辉为何没炸?)》整理自网络,侵权请联系。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56gushi.com/zhanshi/55650.html

热门历史人物

  • 弗朗西斯科利

    弗朗西斯科利

    恩佐·弗朗西斯科利,1961年11月12日出生于乌拉圭首都蒙得维的亚市。他从小酷爱足球,和另一位足球明星费尔南多·莫雷纳在同一所学校接受教育,小学时期就显露出过人的足球潜质。

  • 伊涅斯塔

    伊涅斯塔

    安德雷斯·伊涅斯塔(Andres Iniesta),1984年5月11日,出生于西班牙南部小镇阿尔瓦塞特,西班牙足球运动员,场上司职中场,现效力于日本职业足球甲级联赛的神户胜利船足球俱乐部。

  • 查杰

    查杰

    查杰,1994年4月11日出生于安徽,中国内地男演员,毕业于合肥师范学院。2016年,查杰主演古装网络剧《刺客列传》,以演员身份正式出道。

  • 安又琪

    安又琪

    安又琪(Angela),1982年10月14日出生于黑龙江省鸡西市,中国内地流行乐女歌手、影视演员,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音乐成就2004年超级女声冠军。

  • 陈汉典

    陈汉典

    陈汉典,1984年7月6日出生于中国台湾,演员、主持人, 毕业于真理大学国贸系。2006年,荣获第一届全民大闷锅校园选秀模仿王奖。2010年,参与电影《恋爱通告》、《艋舺》的拍摄。

  • 佩里西奇

    佩里西奇

    伊万·佩里西奇(Ivan Perišić),1989年2月2日出生于克罗地亚斯普利特,克罗地亚足球运动员,场上司职左前卫,亦可胜任左边锋和二前锋,现效力于意甲的国际米兰足球俱乐部 。

  • 郑珍云

    郑珍云

    郑珍云(Jeong Jin woon),1991年05月02日出生,韩国组合2AM的成员。歌手、演员、主持人。出道于2008年7月11日,在2AM中年纪排行老幺。

  • 贝利

    贝利

    贝利(Pelé),1940年10月23日出生在巴西特雷斯科拉索斯镇,前巴西著名足球运动员,司职前锋/攻击型前卫。职业生涯共出场1366场比赛,进1283球 ,这一数字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