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战争故事 > 古代战争 > 长平之战真相(再看赵括背锅的长平之战真相)

长平之战真相(再看赵括背锅的长平之战真相)

时间:2024-04-21 23:25:21

对秦赵那一场决定国家民族生死和世界走向的长平之战,各种讨论很多了,但这场战争的深层次意义和过程,历史上却长期流于一个纸上谈兵的官二代轻佻,以及秦国的反间计等等,但把这段历史读透,理解其中不是那么简单化、线条化,不要那么个人英雄主义,别用成功是个人原因失败就不是的英雄主义双重标准,对我们认识当今世界是有非常现实意义的。

赵国到底败在哪里?我认为赵国首先失败于情报战。赵括他带了20万大军来,秦国都很清楚,但秦国换大将,征举国15岁以上60岁以下男子参战增援,这个极为重要又难以保密的情报赵国却不知道。如果赵国和赵括知道情报,应当不会是那样的战术。秦国是当时最强大的国家,给秦国服务,对于精致的个人主义者而言,秦国就是最好的服务对象,使得所有带路党都为秦国服务。秦国的客卿和精英政治,就如李斯的仓中老鼠与厕中老鼠的高论。这个对我们现在仍然有意义。

在长平之战情报的意义上,原来参战的秦军只有20万,怎么可能围歼赵国40万大军?但秦军如果变成了60万以上,多了40万人过来参战,秦王都亲自到河东来助战,征召举国动员,秦国这么大的动静,居然可以没有风声到赵军那里,秦国的这个战争组织需要多么的严密?一下征召全国男子参战,外面也不知道,可以迅速组织起来,这个情报工作是多么的厉害?

自从商鞅以来,所有人在秦国都被监视了,秦国的情报组织极为强大。商鞅自己逃跑也跑不掉,孟尝君还要鸡鸣狗盗,这个国家的情报组织能力超一流。所以想要情报能够从秦国出来,赵军得到情报几乎不可能。而且秦国的法律严苛,谁当叛徒家族要被株连,连邻居都在被株连之列,而其他各国人才可以来回流动,走了以后亲属之间还可以互相往来,还可以说自己身在秦国之后,还是某国人,还在爱国云云。

秦国的厉害还有各种细作对他国的渗透,这里能够在历史上被称作细作的人,能够在历史上写上一笔的人,都是有点级别的人物,如果以我们现在的说法,起码是一个厅局级或者要害部位的处级干部了,而且这些人还能够主导他国的舆论,让他国的国策因此发生变化。

赵括的全军出击,而不是廉颇的层层防守,不是简单的他个人的问题,而是当时的环境已经决定了。他个人能力应当是有的,秦国长平围歼赵军也损失巨大,赵国军队到人吃人的地步也没有溃散,比白起打的以前的战争,都要艰巨得多,直到赵括战死,赵军才投降。只不过赵国这场战败需要有人去背锅,赵括就是背锅的人,这个历史命运他必须承担。

我们再细化一下当时的历史,廉颇当时打得就好吗?是赵王的好大喜功,从而去换赵括吗?其实当时廉颇也是连吃败仗,只不过没有全军覆没而已。史载秦军是不断的攻克了赵军的防线。《史记·卷七十三·白起王翦列传》:四月,龁因攻赵。赵使廉颇将。赵军士卒犯秦斥兵,秦斥兵斩赵裨将茄。六月,陷赵军,取二鄣四尉。七月,赵军筑垒壁而守之。秦又攻其垒,取二尉,败其阵,夺西垒壁。廉颇坚壁以待秦,秦数挑战,赵兵不出。赵王数以为让。

廉颇是坚守不出,而赵军能够长期坚守搞持久战么?能够坚壁清野么?历史上也已经写清楚了,“赵无以食,请粟于齐,而齐不听《战国策》”长平附近的长期对峙,赵国已经缺粮了,而且赵国借粮齐国,没有成功。这意味着赵国长期对峙坚守已经不成。长平之战当时,廉颇打的消耗战,但消耗战确实是赵国先要受不住了,所以廉颇的消耗战的战术,也注定会失败,不是继续用廉颇就能够取得胜利。赵国在秦国的不断经济压力之下,赵国上下均产生了战争--的军事冒险情绪。这样的--难有胜算,但人的赌性要是被激发出来,经常不计后果。整个赵国的国家战略,也被军事冒险的--心理所左右。

赵括的上台,其使命就是要改变廉颇的战略,选他当主将就是要--和军事冒险决战,赵括是没有选择的。赵王这样选择,也是在物资压力下,被社会上的--舆论所绑架,其中还有秦国细作的作用。我们知道赵国已经缺粮,还要赵括另外带20万大军,举国之力都来了。赵国原来供应20万大军长期对峙粮食已经吃紧,现在变成了40万大军,赵国找齐国借粮又失败,那么赵军的粮食供应能够持续多久?赵王让赵括带40万大军,就是去速战速决,进行军事冒险的决战。而赵国要决战和缺粮的情报,肯定也是瞒不过秦国的细作,秦国君臣将领都知道,赵括没有选择权必须军事冒险。对此秦人怎样部署,就是知己知彼守株待兔了。赵国有秦国的情报么?赵括来到长平之前,实际上赵国早已经败于庙算了。

《战国策齐策》“秦攻赵长平,齐、楚救之。秦计曰:‘齐、楚救赵,亲,则将退兵。不亲,则且遂攻之。’赵无以食,请粟于齐,而齐不听。”先是赵国的外交失败,然后才是秦国的举国出动。赵括带领40万大军,而赵国已经是粮食不足,他怎么可以长期坚守?一定是赵括到长平之后,必须速战。历史上此类不得不速战的情况,一般都是凶多吉少。但去长平领兵赵括能够拒绝么?拒绝赵王显然也是不成的。倒是赵括一家都很聪明,对此高风险的战争,对军事冒险的性质,认识得很清楚。所以她母亲上殿,找赵王说不让儿子去的举动,应当是家族内部商量好后演的双簧,给他家族要来了“战败不会被赵王治罪”的承诺。否则长平战败让举国戴孝的锅,赵括一家多半要被灭族。

这里还要看一下当时国际对秦赵战争的态度,国际上在开始并不支持赵国。廉颇坚守粮食吃紧,赵国借不到粮食就是一个例证。为何国际上当初不支持赵国?原因就是赵国在赵武灵王军事改革以后,也成为了军事强国。长平决战赵国如果消灭了秦军,那么赵国就成为了战国时代最强的国家,对太行山以东其他五国,构成的直接威胁比秦国还大。当时秦国虽然强大,但与东部的几个国家,还是在地理条件上有所阻隔,但赵国是在中原腹地,一旦赵国强大,各国都要受到赵国的压力。因此秦国细作们主导的赵国--,也很有国际市场。赵国的反秦大旗真的是不好扛,为啥后来苏秦就没有那么大的市场了?

但长平之战以后,秦国若真的要灭亡赵国,国际上其他国家则会改变立场支持赵国。这也就是后来秦国在长平之后,没有立即进军赵国,以后再伐赵就变得困难了。对此国际变化白起是认清了,但对国内的政治没有看清楚,结果也把自己送命了。史载应侯言於秦王曰:“秦兵劳,请许韩、赵之割地以和,且休士卒。”王听之,割韩垣雍、赵六城以和。正月,皆罢兵。武安君闻之,由是与应侯有隙。史书上这一段解说是范睢的私利,但在笔者看来,这更像是秦王对白起的不放心,最后是范雎背锅。白起的功劳不光是对范睢有压力,他也功高震主了。秦国所有的军队,当时都在白起一个人手上了。秦军长平之后,先撤回来,等到来年再出兵,背后也是秦军回来,秦王要对军队进行重组,加强秦王对军队的控制。再出兵的时候,主将可能还是白起,但他身边周围的人,都可以重组了。秦国所有的军队都给了白起,秦王也害怕白起率军攻下赵国以后,拥兵造反自立。对此问题老将王翦就看得比较透彻,秦王的放心他的原因,一个是他自己防范小心,不断的找秦王要田园赏赐,另外就是王翦当时已经足够老。

长平之战的背景的外交和情报之战,赵国都是大败,实际上已经决定了后来的军事失败。虽然说经济是决定因素,缺粮是关键因素,但要是外交和情报,以及舆论和细作,赵国不是彻底失败,起码是可以撤退,不至于发展成赵国一代人几乎死光的惨败,彻底失去国家民族崛起的希望,是重大战略性失败。所以赵国在长平的军事冒险,是犯了战略性颠覆性错误,若当时理智的撤退,接受在战术上的失败,赵国还是有很多机会的。

春秋时代六国的精英人才,为了私利没有立场的在各国流动,就是培养精致利己主义的摇篮。在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数量很多的社会,为强国做细作和为弱势的祖国干事,风险和收益不对等,就如现在美国收买一个中国人,和中国收买一个美国人,需要的代价不一样。国与国这样的软实力的差别,需要看清楚。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国家的政策该如何也要想清楚。

赵国把胡服骑射当作了唯一的政治正确,失去变通和原有的民族自信,出现大量细作给秦国卖命,软实力的问题也是很大。后来的发展,到长平之战的时候,具体的地形,对赵国的轻骑兵不利,秦国的重装步兵则有利,赵边骑与秦锐士,荀子当年写得很清楚,赵国骑兵就是劣势,所以就算了名将廉颇,在战争当中也是接连失败被迫去固守。在防守层面,本身就是骑兵的劣势。值得一提的是当年的“秦锐士”千人队队长正是“人屠”白起。在长平之战赵国的胡服骑射就是不占优势,而原来赵国的车兵,则装甲战车对付重装步兵和强--,应当有用武之地,不能一成不变的僵化认识问题。

纵观战国的历史,秦国在国际上的情报战和外交战,一直是处于胜利的一方,这个问题值得深思,到今天都有非常的现实意义。战争当中的情报战非常重要,怎样左右他国的舆论也是非常重要。到处是秦国的细作,而他国委派到秦国做间谍的人,却出了为秦国服务的郑国,反向则不成,里面有深刻的原因,就是精英政治,精英无国界,他们都是给最强国服务的,对非最强的国家,需要的是有民族和国家情怀的人。但在中国大一统的随后二千年里面,中国都是能够接触到的世界里面最强的国家,中国一直是吃精英政治的红利,也是儒家和读书人的需要。儒家还讲天下大同,对民族的概念是淡化的。等到了近代,是两千年未有之变局,但能够把及时各种改变都认清楚是不容易的。在与强国合作之时,精英买办也有作用,但真的要崛起,与强国战略层面发生根本冲突了,情况就不同了,精英是很可能站队强国的,崛起需要更多的依靠民族的力量,不是有奶就是娘的精英人群。从来历史是当今的镜子,很多可以借鉴,谨防赵国长平之战那样的战略性颠覆性错误。

本文标签: 长平之战真相
版权声明:

《长平之战真相(再看赵括背锅的长平之战真相)》整理自网络,侵权请联系。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56gushi.com/zhanshi/56117.html

热门历史人物

  • 弗朗西斯科利

    弗朗西斯科利

    恩佐·弗朗西斯科利,1961年11月12日出生于乌拉圭首都蒙得维的亚市。他从小酷爱足球,和另一位足球明星费尔南多·莫雷纳在同一所学校接受教育,小学时期就显露出过人的足球潜质。

  • 伊涅斯塔

    伊涅斯塔

    安德雷斯·伊涅斯塔(Andres Iniesta),1984年5月11日,出生于西班牙南部小镇阿尔瓦塞特,西班牙足球运动员,场上司职中场,现效力于日本职业足球甲级联赛的神户胜利船足球俱乐部。

  • 查杰

    查杰

    查杰,1994年4月11日出生于安徽,中国内地男演员,毕业于合肥师范学院。2016年,查杰主演古装网络剧《刺客列传》,以演员身份正式出道。

  • 安又琪

    安又琪

    安又琪(Angela),1982年10月14日出生于黑龙江省鸡西市,中国内地流行乐女歌手、影视演员,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音乐成就2004年超级女声冠军。

  • 陈汉典

    陈汉典

    陈汉典,1984年7月6日出生于中国台湾,演员、主持人, 毕业于真理大学国贸系。2006年,荣获第一届全民大闷锅校园选秀模仿王奖。2010年,参与电影《恋爱通告》、《艋舺》的拍摄。

  • 佩里西奇

    佩里西奇

    伊万·佩里西奇(Ivan Perišić),1989年2月2日出生于克罗地亚斯普利特,克罗地亚足球运动员,场上司职左前卫,亦可胜任左边锋和二前锋,现效力于意甲的国际米兰足球俱乐部 。

  • 郑珍云

    郑珍云

    郑珍云(Jeong Jin woon),1991年05月02日出生,韩国组合2AM的成员。歌手、演员、主持人。出道于2008年7月11日,在2AM中年纪排行老幺。

  • 贝利

    贝利

    贝利(Pelé),1940年10月23日出生在巴西特雷斯科拉索斯镇,前巴西著名足球运动员,司职前锋/攻击型前卫。职业生涯共出场1366场比赛,进1283球 ,这一数字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