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故事 > 历史知识 > 魏忠贤怎么死的(“九千岁”魏忠贤,到底是忠臣还是奸臣,为何他一死明朝就垮了?)

魏忠贤怎么死的(“九千岁”魏忠贤,到底是忠臣还是奸臣,为何他一死明朝就垮了?)

时间:2024-04-21 23:25:21

自古以来,人们对太监的印象都非常不好。一提到太监,大家就会立刻联想到“奸诈狡猾”、“阴险狠毒”、“不男不女”等一类极具贬义的形容词。而历史上有那么一个太监,虽然心狠手辣,但却被评价“撑起了明朝的半边天”他就是臭名昭著的大奸宦——魏忠贤

魏忠贤出生于北直隶肃宁,也就是今天的河北沧州。这个地方自古以来都盛出太监,说句不好听的,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太监生产基地”我国古代有个传说,由于阉人的身体是残缺的,因此他们死后是不能进入轮回的,只能变成孤魂野鬼在人间飘荡。

因此,一般只有家庭条件极度贫困的人,才会选择进宫当太监讨口饭吃。很多太监一般都是在年幼时就被割掉“命根”再进入宫中,但是魏忠贤却是在成亲之后才自宫成为阉人的,而且他还有一个亲生女儿。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他在血气方刚的年纪做出了这么极端的选择?

魏忠贤的家境不富裕,但是也说不上极度贫困,因为他家里还有几块薄地可以糊口,在他还能娶得上媳妇这一点上就可以看得出来。在那个时代,像魏忠贤这样条件的人,本来可以凭着这一亩三分地安稳地过完一生。

但是他偏偏是个不学无术、沉迷于酒色和--的人,甚至为了--把自己的亲生女儿卖了。即便是这样,他依然死性不改,继续沉溺于--之中。有一次,他把自己的全部家当都输光了,还欠了人家很多钱。于是,要债的就上门讨债,他没有钱还债,人家就把他毒打了一顿。被打后的魏忠贤十分恐惧,他害怕自己还不上钱而被追债的人打死。正当他苦恼该如何是好时,他瞥见了同村的太监家刚刚修起的大房子。

于是他灵机一动,反正继续留在这里也是被打死,还不如进宫当太监,不仅能躲过一劫,说不定还能混出个模样呢。他越想越激动,但是又没有钱去做“阉割手术”,便去寻求他哥哥的帮助。因为当地很多人去宫里当了太监以后,都富裕了起来,也改善了自己的家庭条件。因此,魏忠贤的哥哥十分支持他的想法,甚至还卖掉自己的全部家当帮他做“阉割手术”和疏通关系。在金钱的铺垫下,魏忠贤终于顺利进入宫中。

然而宫中的生活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在宫中,不仅主子和奴才之间有着天差地别的身份,就连奴才之间也是分三六九等的。进宫后,魏忠贤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倒净桶,这是宫中最低贱的工作。由于没有靠山,他在宫中倒了很多年的净桶。

一直到他获得了第二份工作——典膳,他的人生才迎来了转机。所谓典膳,就是指负责后宫嫔妃饮食的工作。虽然这份工作也不是什么好差事,但至少可以接触到主子了。因为在宫中要想出人头地,除非得到主子的提携。

他很快就傍上了明光宗朱常洛的宠妃李选侍,魏忠贤办事利索、有勇有谋,很快就成为了李选侍的心腹。但是明光宗死后,李选侍很快就失了势,只能灰溜溜地躲到宫中不起眼的地方残喘。本以为树倒猢狲散,像魏忠贤这样的太监也应该跟自己的主子一样落荒而逃。却没曾想他已经傍上了新的大树。

而这棵新大树正是新皇帝明熹宗的乳母客氏。在明朝有这样一条规定,为了避免后宫争夺皇位,后妃不得亲自抚养自己的儿子,而是交由别的嫔妃抚养。而明熹宗则是自小由其乳母客氏抚养长大。明熹宗对客氏的感情十分深厚,他上位后的第一件事情并不是封赏辅佐他上位的东林党,而是封客氏为“奉圣夫人”

明熹宗对其乳母客氏异常地依恋,这种依恋甚至超越了母子之情。因此还有野史记载明熹宗和客氏之间存在不正当关系。魏忠贤也正是看中了明熹宗对客氏的重视,迫不及待地通过各种渠道接近客氏。在古代的深宫中,寂寞的宫女太监之间会偷偷地幽会,这种现象被称之为对食。

生性风流的客氏自然也需要通过对食来排解自己的寂寞。而她的第一个对食对象就是经历三朝更替得太监魏朝。

新帝登基后,魏朝就被调到皇帝的清乾宫担任掌事,因此公务缠身的他便不再有时间和客氏见面。魏忠贤也正是抓住了这个空隙乘虚而入,对客氏各种殷勤讨好,最终获得了客氏的芳心。

倚仗着客氏的势力,魏忠贤很快就升职为司礼监秉笔太监了,甚至连他的哥哥也在客氏的扶持下成为了锦衣卫千户。

成为了司礼监秉笔太监以后,魏忠贤便开始代替皇帝批阅大臣们的奏章,成为了皇帝的亲信。有了客氏和明熹宗的撑腰,魏忠贤便在宫中一手遮天,为非作歹。魏忠贤逐渐感受到了权力带来的快感,但他并不满足于此,他还有更大的野心。

他摸清楚了明熹宗荒淫无度、贪图玩乐的秉性,并投其所好让其整日沉迷于玩乐。久而久之,批阅奏章的权力就落到了他的手里,也更方便了他对朝廷的操控。得到权势的魏忠贤野心越来越大,甚至在不经过皇帝同意的情况下就私自处理朝廷上的事。

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他开始在朝廷上拉帮结派,凡是忤逆他的大臣,都会被他残忍地杀害。

在皇帝明熹宗昏庸无度的纵容下,魏忠贤甚至还建立了自己的武装势力——令人闻风丧胆的东厂。不管是朝中大臣还是普通百姓,但凡有人敢说魏忠贤一句坏话,就会被东厂的人折磨致死。

虽然魏忠贤权势滔天,但是他的最大靠山还是不谙政事的明熹宗。一旦明熹宗这个靠山倒了,那也就意味着他的荣华富贵也就到头了。

明熹宗病死了以后,他的弟弟朱由检,也就是崇祯皇帝登基。此时没有靠山的魏忠贤已经预感到不妙了,为了自保,他将自己的心腹聚集起来准备发动政变。但分析了其中的利害关系以后,他知道自己胜算不高,便放弃了这个打算。

崇祯皇帝深知魏忠贤和客氏的阴险狡诈,而且魏忠贤党羽众多、势力雄厚,倘若自己和他们硬碰硬,可能会大伤元气。于是便假意讨好他们二人,甚至还给魏忠贤封官,使他们放松警惕。但是没过多久,崇祯皇帝便开始暗中瓦解魏忠贤的势力,把他的党羽一一铲除。

最后下令诛杀已经只剩下孤家寡人的魏忠贤。得知皇帝的诛杀令,魏忠贤自知已经逃不出皇帝的手掌心了,便在当天晚上上吊自尽。

在魏忠贤死后没多久,明朝就覆灭了。有人说如果崇祯皇帝没有杀掉魏忠贤,那大明可能不会灭亡。这些人认为,崇祯皇帝虽然表面上看似一个企图拯救明朝于深渊中的明君,但却不是一个懂得使用权谋之术的智君。在杀了魏忠贤后,为了防止阉党东山再起,他将魏忠贤的党羽以及锦衣卫赶尽杀绝。

阉党一派的衰落,导致其死对头东林党很快崛起,以至于在整个明朝末期,都只有东林党一家独大。一家独大的东林党又和一手遮天的阉党有什么区别呢?

在没有了阉党的监督和制约以后,各级的官员便开始为非作歹,不仅大肆地搜刮民脂民膏,而且还私吞朝廷的拨款。在这样腐败和贪污的朝政下,吃饱了各级官员,但却饿惨了朝廷国库。

在国库如此亏空的情况下,国内还爆发了大规模的起义。虽然历经数代的明朝完全有实力打跑起义军,但奈何国库亏空支付不起军饷,只能讪讪撤军。

一直到战争后期,为了抵御起义军的进攻,崇祯皇帝甚至变卖自己的家当来支援前线,但依然唤不醒这些大臣的良知。最后,李自成攻城而入,对这些贪婪的大臣进行严刑拷打后,竟然搜刮出了几千万两白银。

而如果此时魏忠贤还在的话,恐怕不会是这样的结局。原因有三:

第一,魏忠贤执政时期国库充盈

明熹宗在位时,就从未出现过国库亏空的情况。反观崇祯皇帝上位后,国库一贫如洗。

首先,虽然魏忠贤是个大奸臣,但是他心狠手辣,不管是多大的官,只要魏忠贤想帮他,家破人亡都是分分钟的事情。所以但凡有魏忠贤在,就没有大臣敢将国家财产占为己有。其次,魏忠贤虽然是个太监,但是他也明白财政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只有国库充盈,才能有能力治理内部问题和抵御外部入侵。因此,他一边降低农业税,一边减轻农民的负担。另一边对江南富饶地区的富商征收“商业税”以及“矿税”等赋税,以此来充盈国库。正是因为有着富足宽裕的财政的支持,明军才能有实力整顿军政、解决内忧外患。

而魏忠贤死后,代表权贵富商利益的东林党便立即废除了“商业税”和“赋税”,导致国家入不敷出,国库亏空。

第二,魏忠贤的死打破权力平衡

魏忠贤一死,阉党就衰败了,导致东林党一家独大,原本平衡的局面就被打破了。失去制约的东林党犹如脱缰的野马,将朝政的主导权牢牢掌握。不仅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权贵富商的政策和制度,而且还将赋税重担又重新加到农民的身上,导致阶级矛盾激化,农民爆发不满情绪从而发动战争。崇祯皇帝虽然有一颗正义的心,试图拯救已经烂到骨子里的大明王朝。但是无奈他缺乏治理国家的能力,难以挽回局面。

第三,魏忠贤的死导致军事人才丧失

在魏忠贤执政时期,他对军事建设非常看重。不仅重用军事将领修筑防御战线,而且还大量地购买了大炮、火铳以及火器等重要军事武器。因此,在魏忠贤执政时期,明朝的军事实力非常强盛。不仅重伤了攻打大明边防的努尔哈赤,而且还压制了后金对大明的军事进攻。但是在魏忠贤死后,再度崛起的东林党根本不问青红皂白,对于魏忠贤提携的人才一律赶尽杀绝,导致义军进攻时,大明王朝竟无军事人才可用。以至于在明朝末期,在与农民起义军以及后金军队进行对抗的时候,明军节节败退、屡战屡败。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而言,魏忠贤既是十恶不赦的大奸臣,但也是有助于明朝不倒的大忠臣。之所以说他是奸臣,是因为他蛊惑君王、扰乱朝政、心狠手辣、只手遮天。而之所以说他是忠臣,则是因为他对待皇上十分忠心,即便他已经权势滔天,却从未想过背叛皇上。而且他的存在不仅能够压制住东林党的势力,还对国家治理贡献了一定的力量。如果崇祯皇帝当时不杀魏忠贤,明朝的结局也许会不一样,但也许也会一样,因为谁也无法预测未来的事情。

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要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因为任何事情都有它的两面性,我们不能只看好的一面而忽略不好的一面。只有全面地把问题分析透彻,我们才有可能做出尽可能正确的决定。

本文标签: 魏忠贤九千岁还是
版权声明:

《魏忠贤怎么死的(“九千岁”魏忠贤,到底是忠臣还是奸臣,为何他一死明朝就垮了?)》整理自网络,侵权请联系。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56gushi.com/lswenhua/57598.html

热门历史人物

  • 弗朗西斯科利

    弗朗西斯科利

    恩佐·弗朗西斯科利,1961年11月12日出生于乌拉圭首都蒙得维的亚市。他从小酷爱足球,和另一位足球明星费尔南多·莫雷纳在同一所学校接受教育,小学时期就显露出过人的足球潜质。

  • 伊涅斯塔

    伊涅斯塔

    安德雷斯·伊涅斯塔(Andres Iniesta),1984年5月11日,出生于西班牙南部小镇阿尔瓦塞特,西班牙足球运动员,场上司职中场,现效力于日本职业足球甲级联赛的神户胜利船足球俱乐部。

  • 查杰

    查杰

    查杰,1994年4月11日出生于安徽,中国内地男演员,毕业于合肥师范学院。2016年,查杰主演古装网络剧《刺客列传》,以演员身份正式出道。

  • 安又琪

    安又琪

    安又琪(Angela),1982年10月14日出生于黑龙江省鸡西市,中国内地流行乐女歌手、影视演员,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音乐成就2004年超级女声冠军。

  • 陈汉典

    陈汉典

    陈汉典,1984年7月6日出生于中国台湾,演员、主持人, 毕业于真理大学国贸系。2006年,荣获第一届全民大闷锅校园选秀模仿王奖。2010年,参与电影《恋爱通告》、《艋舺》的拍摄。

  • 佩里西奇

    佩里西奇

    伊万·佩里西奇(Ivan Perišić),1989年2月2日出生于克罗地亚斯普利特,克罗地亚足球运动员,场上司职左前卫,亦可胜任左边锋和二前锋,现效力于意甲的国际米兰足球俱乐部 。

  • 郑珍云

    郑珍云

    郑珍云(Jeong Jin woon),1991年05月02日出生,韩国组合2AM的成员。歌手、演员、主持人。出道于2008年7月11日,在2AM中年纪排行老幺。

  • 贝利

    贝利

    贝利(Pelé),1940年10月23日出生在巴西特雷斯科拉索斯镇,前巴西著名足球运动员,司职前锋/攻击型前卫。职业生涯共出场1366场比赛,进1283球 ,这一数字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